首页

艾丝扶桑女王 下载

时间:2025-05-26 01:46:25 作者:南非260名被困矿工全部安全升井 浏览量:29711

  10月1日上午9时15分,我国18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开展极高海拔自动气象站架设、峰顶冰雪测厚、冰芯钻取及雪冰样品采集等多项科考任务。这是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珠峰以外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

  自9月下旬以来,来自4支科考分队12个科考小组、1个保障支撑小组的120多名科考队员,围绕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考察研究。

  向山而行:卓奥友峰科考看点几何?

  卓奥友峰科考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在海拔4950米、5700米、6450米、7100米、8201米架设5个自动气象观测站。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带领的亚洲水塔变化科考分队,首次开展卓奥友峰极高海拔梯度气象观测,首次测量峰顶雪冰厚度,首次钻取冰芯和采集雪冰样品。

  “结合珠峰—希夏邦马峰观测体系,以纵横结合架构研究现代和过去西风—季风协同作用过程,揭示亚洲水塔冰冻圈变化过程和机理,为亚洲水塔保护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姚檀栋说。

  约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在板块的碰撞挤压中隆起。这座依旧处于剧烈变化中的年轻高原,仍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系统与碳循环科考分队队长朴世龙介绍,目前正开展卓奥友峰加布拉冰川流域大气、冰雪、水体、土壤等全生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考察,了解碳源、碳汇功能特点,结合自主研发的“贡嘎模型”,精准估算青藏高原碳汇现状。

  随着2023年卓奥友峰科考各项工作的推进,各科考分队的新探索陆续亮相。

  “我们开展了极高海拔秋季大气环境质量观测,以及急进高原人群暴露于低压缺氧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性调查,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科考分队队长朱彤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稀有金属资源分队队长吴福元介绍说:“我们首次系统采集卓奥友峰峰顶至大本营的岩石样品,系统调查不同海拔高度岩层中的动植物化石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摸清喜马拉雅地区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储量、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历史提供支撑。”

  接续登顶:此次缘何选择卓奥友峰?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一直是我国重大战略任务。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启动以来,尤其是在这两年的珠峰科考中,已经创造了多项科考世界纪录。时隔4个多月,科考队缘何在卓奥友峰开展科考?此次科考与珠峰科考又有何关联?

  构建综合科考“体系化”能力,是记者寻求到的重要答案之一。据姚檀栋介绍,卓奥友峰向东约30公里是珠峰,向西约40公里是希夏邦马峰。以前科考是针对单个山峰,这次科考将从空间上把3个山峰连接起来,不仅能开展整体性、体系化研究,还可以结合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观测体系开展对比研究。

  地理环境特点是此次科考选择卓奥友峰的重要原因。卓奥友峰科考现场总指挥安宝晟介绍,卓奥友峰地区的西风和季风协同作用比珠峰地区更加剧烈,是研究极高海拔西风和季风协同作用的理想区域。

  顶峰地形优势也是因素之一。站在海拔近5000米的卓奥友峰大本营远眺,与珠峰“金字塔”形峰顶形成鲜明对比,卓奥友峰的峰顶宽阔平缓,被皑皑白雪覆盖。

  “卓奥友峰是所有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中峰顶冰雪厚度最厚的山峰,保存着潜在最丰富的极高海拔气候变化档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杨威解释说,因此在卓奥友峰开展科学考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勇攀高峰:“科考登山”进入常态化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青藏科考,全面完成了260多万平方公里的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六年来,随着第二次青藏科考持续深入,科考队涉及的高海拔极端环境区域作业内容也越来越多,推动科考与登山融合、促进新科学发现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科考活动常常与登山运动紧密结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峰的登顶也叫登山科考,登山是第一目标,而科考工作能做多少做多少。”姚檀栋介绍,后来我国科研人员作为独立力量在高山开展各类科学考察。

  2022年和2023年,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连续两年组织实施珠峰科考,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实现了“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的战略转变。

  安宝晟介绍说,卓奥友峰科考充分发挥了院士的战略科学家领衔作用和科考队建制化优势,顺利完成了由科考登山人才担纲的峰顶科考任务,标志着我国“科考登山”进入常态化模式。

  “以前作为登山运动员来说,只用管登山。现在身份转变为科考队员,完成科考任务才是我们的第一目标。”卓奥友峰科考登顶队队长、中国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德庆欧珠说。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境界更高的山。姚檀栋表示:“从新科学问题提出到新技术应用,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的精神必将代代相传。”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佛山秋色赛会成果展举行 推动非遗传承发展

“港澳青年看祖国”澳门各界青年“欢聚北京”交流团启动仪式近日在澳门举行。根据安排,200名澳门青年在启动仪式后将陆续前往广东等10个省市考察,并派代表到北京汇报和参加欢聚活动,身体力行感受祖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发展成就。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去年,由我院牵头京津冀三地七院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大运河(京津冀段)综合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闫旭彤说,今天,大运河山东段的德州市、聊城市检察机关也加入到大运河保护的公益诉讼阵线,必将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提升京津冀鲁地区大运河公益诉讼保护力度。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方愿同瓦努阿图携手构建新时代中瓦命运共同体

今年8月初,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枝江金湖湿地公园等8个自然保护地及宜昌观鸟爱好者服务中心,共同开展了2024年夏季鸟类调查活动,共观测鸟类14目40科88种,累计观测到鸟类3746只。

“实在是太精彩了。”演出结束,市民曾女士对记者表示。她说,在香港很少有机会可以看到如此多内地高水平艺术家的演出,舞蹈演员们的精湛技艺让她倾倒,亦留下深刻印象。

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

观众的热情前所未有,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聆听交响乐,原来交响乐这么好听。很多民歌经过改编后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我特别喜欢。”4月21日晚看完演出后,就读五家渠第五中学初中部的维吾尔族学生夏伊达意犹未尽地说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